QQ在线:2252282194
邮 箱:sales@756bj.com
通风工制作过程
时间:2025-09-25 20:30 点击: 次
通风工程的制作与安装是一个系统性流程,核心围绕 “设计→预制加工→现场安装→检测调试” 四大阶段展开,需结合通风系统的功能需求(如排风、送风、排烟)、建筑结构特点及相关规范(如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 50243)执行。以下是详细的制作过程拆解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:明确需求与设计规划
此阶段是通风工程的基础,需确保后续制作与安装符合使用目标和建筑安全要求,核心工作包括:
需求分析与参数确定
根据建筑用途(如厂房、商场、实验室)确定通风系统类型(如普通送风、防爆排风、消防排烟),并计算关键参数:
风量:需满足空间换气次数(如实验室换气次数≥12 次 / 小时,普通办公室≥2 次 / 小时);
风压:克服管道阻力、设备阻力(如风机、过滤器)所需的压力;
空气参数:如送风温度、湿度(若结合空调系统)、净化等级(如洁净车间需 HEPA 过滤)。
图纸设计与审核
由专业工程师绘制全套施工图纸,包括:
系统原理图:标注风机、风管、阀门、风口、过滤器等设备的连接关系;
平面布置图:确定风管在建筑内的走向、标高、管径,避开梁、柱、管线等障碍物;
剖面图与节点图:标注风管接口、支架、防火阀安装等细节;
设备选型表:明确风机型号(如离心风机、轴流风机)、风管材质(如镀锌钢板、不锈钢板)、阀门类型(如防火阀、止回阀)。
图纸需经设计单位、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审核,确认无冲突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。
材料与设备采购
根据图纸要求采购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,关键材料需满足以下要求:
风管材料:普通环境常用镀锌钢板(厚度根据管径确定,如管径≤500mm 用 0.5-0.75mm 厚);腐蚀性环境用不锈钢板或PVC 板;高温排烟系统用排烟专用钢板(厚度≥1.2mm);
辅助材料:密封胶(防火、防腐型)、保温材料(如离心玻璃棉、聚氨酯泡沫,用于空调风管防结露)、支架型材(角钢、槽钢,需做防锈处理);
设备:风机(需符合风量、风压要求,且噪声达标)、阀门(防火阀需带温感器,70℃/280℃自动关闭)、风口(如百叶风口、散流器,根据气流方向选择)。
二、预制加工阶段:风管与部件制作
此阶段在工厂或现场加工区完成,核心是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图纸尺寸的风管、弯头、三通等部件,需严格控制加工精度(避免后续安装错位)。
1. 风管加工(以最常用的镀锌钢板风管为例)
步骤 1:材料裁剪(下料)
根据图纸标注的风管尺寸(长、宽、高),用剪板机或等离子切割机裁剪镀锌钢板(裁剪前需确认钢板表面无划痕、锈蚀)。若为圆形风管,需计算周长后裁剪成矩形板材(后续卷圆);若为矩形风管,直接裁剪成对应尺寸的平板。
步骤 2:咬口成型(连接边加工)
为保证风管接口的密封性和强度,需对钢板边缘进行 “咬口” 处理,常用咬口形式包括:
单咬口:用于矩形风管的纵向连接(风管本体接缝);
联合角咬口:用于矩形风管的转角连接(如风管的四个角);
立咬口:用于圆形风管的纵向连接。
咬口通过咬口机加工,要求咬口平整、无裂缝,咬口余量符合规范(通常为 10-15mm)。
步骤 3:风管成型与加固
矩形风管:将咬口后的钢板折成矩形(用折边机折出 90° 直角),然后将接缝处的咬口扣合、压实,形成风管本体;
圆形风管:将裁剪后的钢板用卷圆机卷成圆形,再将纵向咬口扣合、固定;
加固处理:当风管边长≥630mm 或风管长度≥1.2m 时,需在风管内壁或外壁加装加固筋(角钢或专用加固条),防止风管在风压作用下变形。
步骤 4:法兰制作与安装
风管的横向连接(两段风管对接)需通过 “法兰” 实现,法兰制作流程:
用角钢切断机将角钢裁剪成与风管周长匹配的长度,再用冲孔机在角钢上冲出螺栓孔(孔距≤150mm,保证对接时螺栓能对齐);
将角钢焊接成矩形或圆形法兰(焊接处需打磨平整,避免漏风),并做防锈处理(刷防锈漆);
用铆钉或螺丝将法兰固定在风管两端(法兰与风管边缘需平齐,缝隙用密封胶填充)。
2. 特殊部件加工
弯头、三通、变径管:根据图纸尺寸,将钢板裁剪成 “展开图”(如弯头展开为扇形),经咬口、折边后成型,两端同样安装法兰,确保与直管段匹配;
阀门部件:如防火阀、调节阀,需在工厂预装阀体、执行机构(如温感元件、电动推杆),并测试开关灵活性,确保符合消防规范(如防火阀关闭时间≤30 秒);
风口:百叶风口需组装叶片、框架,散流器需加工出导流片,确保气流分布均匀。
三、现场安装阶段:组装与固定
此阶段是将预制好的风管、设备在建筑现场连接、固定,需结合建筑结构(如吊顶、墙面、地面)合理布置,核心步骤如下:
现场测量与放线
施工人员根据图纸,在建筑墙面、顶板上用墨线弹出风管的中心线、标高线和支架安装位置线,确认风管走向无遮挡(如避开消防管道、电缆桥架),且与风口预留洞口对齐。
支架安装(承重基础)
支架是支撑风管的关键,需根据风管重量、安装位置选择支架类型:
吊架:用于吊顶内或高空风管,用膨胀螺栓将吊杆(圆钢)固定在顶板上,下端连接横担(角钢),横担与风管之间垫橡胶垫(减少振动噪声);
托架:用于沿墙面或地面安装的风管,将支架焊接或螺栓固定在墙面预埋件或地面基础上;
要求:支架间距≤3m(矩形风管)或≤4m(圆形风管),且在风管转弯处、阀门两端必须加装支架,防止风管变形。
风管连接与密封
将预制好的风管段吊装到支架上,调整风管的标高和水平度(用水平仪检测);
两段风管的法兰对接:在法兰之间垫密封垫片(如石棉垫片、橡胶垫片,根据介质温度选择,排烟风管需用防火垫片),然后用螺栓将法兰拧紧(螺栓对称紧固,防止垫片错位);
缝隙密封:对法兰接缝、咬口接缝处涂抹密封胶(如防火密封胶),确保无漏风(漏风率需≤3%,符合 GB 50243 要求)。
设备安装(风机、阀门、风口)
风机安装:将风机固定在混凝土基础或减振支架上(风机与基础之间垫减振垫,减少振动传递),风机进出口与风管之间用柔性短管(如帆布、防火硅胶布)连接,避免风机振动带动风管变形;
阀门安装:防火阀、调节阀需安装在风管的指定位置(如防火墙两侧、风机入口处),阀门的执行机构(如手柄、电动装置)需朝向便于操作的方向,且确保阀门关闭时与风管贴合严密;
风口安装:风口与风管末端用螺丝固定,缝隙用密封胶填充,风口需与墙面、吊顶齐平,确保外观平整(如散流器需居中安装,百叶风口需调整叶片角度以控制气流方向)。
保温层安装(若需)
对于空调送风风管、低温排风风管,需在风管外壁包裹保温层,防止冷量损失或结露:
清洁风管表面,涂抹保温胶水;
将保温材料(如离心玻璃棉板、聚氨酯泡沫管)粘贴在风管上,拼接处用胶带密封;
外层包裹保护层(如铝箔布、铁皮),防止保温层破损或受潮。
四、检测调试阶段:确保系统正常运行
安装完成后,需通过检测和调试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核心工作包括:
外观与密封性检测
外观检查:风管、支架、阀门安装是否牢固,保温层是否平整,风口是否对齐;
密封性检测(漏风量测试):用漏风测试仪对风管进行加压(通常加压至 500Pa),测量漏风量,若漏风量超过规范限值(如中压风管漏风量≤8.5m³/(h・㎡)),需找出漏风点并修补(如重新打胶、更换垫片)。
设备单机调试
风机调试:启动风机,检查风机转向是否正确(若反转需调整电源相序),测量风机的风量、风压(用风速仪在风口处测量风速,再计算风量),确保符合设计值;同时检查风机运行噪声是否达标(如民用建筑风机噪声≤55dB);
阀门调试:手动或电动操作阀门,检查开关是否灵活,关闭时是否严密(用烟感法检测,烟雾不泄露即为合格),防火阀需模拟温感动作(如用明火加热温感器),确认阀门能在规定温度下自动关闭。
系统联动调试
全系统启动:开启风机、阀门,测试整个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是否合理(如风口风速均匀,无死角);
消防联动调试(排烟系统):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,模拟火灾信号,检查排烟风机是否自动启动、防火阀是否自动关闭,确保符合消防规范;
参数调整:若风量、风压不达标,可通过调整风机转速(变频风机)、阀门开度来优化,直至满足设计要求。
验收与交付
调试合格后,整理施工资料(如图纸、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),由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、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收,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报告,系统正式交付使用。
总结
通风工程的制作过程是 “从图纸到实物,从部件到系统” 的落地过程,每个阶段都需严格遵循规范:预制加工注重精度(咬口、法兰尺寸),现场安装注重牢固性与密封性,检测调试注重功能达标(风量、风压、消防联动)。只有全流程把控质量,才能确保通风系统长期稳定、安全地运行,满足建筑的通风、排烟或空调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