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在线:2252282194
邮 箱:sales@756bj.com
通风管道安装过程
时间:2025-09-28 23:09 点击: 次
一、施工前准备阶段:奠定安装基础
此阶段是确保后续施工顺利的关键,核心是 “吃透设计、备齐物资、排查环境”,具体包括 3 项核心工作:
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
施工团队需与设计单位、业主(或监理)共同核对通风管道设计图纸,重点确认:管道走向、管径尺寸、风口位置、与其他管线(如给排水管、电缆桥架)的交叉避让方案、支架安装间距及承重要求。
针对图纸中不明确的细节(如异形管道的加工方式、防火阀的安装位置),需及时沟通并形成书面变更记录;同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,明确施工规范(如 GB 50243-2016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)、安全要求及质量标准。
材料与工具准备
管道材料: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风管材质(常见有镀锌钢板、不锈钢板、玻璃钢、复合风管等),需检查材料合格证、性能检测报告(如镀锌钢板的锌层厚度、玻璃钢的耐腐蚀性),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;同时准备风管连接配件(如法兰、螺栓、密封胶条)、支吊架材料(如角钢、吊杆、膨胀螺栓)。
工具设备:备好风管加工工具(剪板机、咬口机、折边机)、安装工具(电钻、扳手、水平仪、卷尺)、安全防护用品(安全帽、安全带、防滑鞋)。
现场环境清理与测量放线
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、障碍物,确保作业面平整、通道畅通;若在已装修区域施工,需对周边成品(如墙面、地面)进行保护(覆盖塑料膜、木板)。
依据设计图纸,在墙面、地面、天花板上用墨线弹出风管的中心线、支架安装位置线,并用水平仪校准,确保放线精度(偏差≤3mm/m);同时标记出风口、防火阀、排烟阀等关键部件的安装位置。
二、风管预制加工阶段:确保构件精度
通风管道需在工厂或现场临时加工区预制,再运输至安装位置,此阶段核心是 “标准化加工、减少现场拼接”,步骤如下:
材料切割与成型
根据图纸标注的风管尺寸,用剪板机裁剪钢板(裁剪偏差≤2mm);对于矩形风管,用咬口机加工咬口(常见咬口形式有单咬口、联合角咬口,咬口宽度需符合规范:板厚≤1.2mm 时,咬口宽度 8-10mm)。
用折边机将裁剪后的钢板折成矩形或圆形风管的管段,管段长度一般控制在 1.5-3m(过长易变形,过短增加拼接工作量);圆形风管的直径偏差≤1mm,矩形风管的对角线偏差≤3mm。
风管加固与法兰制作
当风管边长≥630mm 或管段长度>1.2m 时,需进行加固(防止气流振动导致变形):矩形风管可采用角钢加固框(加固框间距≤2m),圆形风管可采用楞筋加固(楞筋间距≤1.5m)。
制作风管法兰:矩形法兰用角钢焊接(角钢规格需匹配风管尺寸,如边长≤400mm 的风管配 L30×3 角钢),圆形法兰用扁钢或角钢弯制;法兰的螺栓孔需提前钻孔(孔距≤150mm,且孔位对称),确保后续安装时螺栓能顺利穿入。
风管与法兰连接
将预制好的法兰与风管管段连接:矩形风管采用铆接(铆钉间距≤150mm)或焊接(焊缝需平整,无漏焊、虚焊),圆形风管采用焊接;连接后需检查法兰平面与风管中心线的垂直度(偏差≤1mm/m),避免安装时出现错位。
风管密封处理
风管拼接缝(咬口处)、法兰与风管连接处需做密封处理:咬口处可涂抹密封胶(如中性硅酮密封胶),法兰接触面需粘贴密封胶条(胶条厚度 3-5mm,宽度与法兰宽度一致,不得有断点),确保风管的气密性(后续检测时漏风量需符合规范要求)。
三、支吊架安装阶段:保障管道承重稳定
支吊架是风管的 “支撑骨架”,需根据风管重量、安装位置(吊顶内、墙面、地面)选择合适的类型,确保承重安全,步骤如下:
支吊架选型与加工
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选型:吊顶内风管常用 “吊杆支架”(由吊杆、横担组成),墙面风管常用 “托架”(由角钢支架、膨胀螺栓固定),地面风管常用 “支墩”(混凝土或砖砌);支吊架的材料规格需满足承重要求(如吊杆直径:风管重量≤100kg 时用 φ8mm,100-200kg 时用 φ10mm)。
对支吊架进行防腐处理:除锈后涂刷防锈漆(至少 2 遍),若在潮湿环境(如地下室、厨房),需额外涂刷面漆,防止锈蚀。
支吊架固定安装
按前期放线标记的位置安装支吊架:
吊杆支架:在天花板或楼板上用电钻钻孔,植入膨胀螺栓,将吊杆固定,再安装横担(横担需水平,偏差≤2mm/m);
托架:在墙面上钻孔,固定膨胀螺栓,再将托架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膨胀螺栓上,确保托架与墙面贴合紧密。
支吊架安装间距需严格遵循规范:水平风管吊架间距≤3m(矩形风管)或≤4m(圆形风管),垂直风管支架间距≤4m,且每根垂直风管至少安装 2 个支架;相邻支吊架的间距偏差≤100mm。
支吊架校验
安装后用水平仪、卷尺检查支吊架的水平度、垂直度及间距,确保无倾斜、松动;对于承重较大的风管(如边长>1000mm 的矩形风管),需进行承重测试(可悬挂等效重量的重物,观察 12 小时无变形)。
四、风管组装与连接阶段:实现系统贯通
将预制好的风管管段在支吊架上进行组装,核心是 “精准对接、密封可靠”,步骤如下:
风管就位
用葫芦、叉车或人工(小口径风管)将风管管段搬运至支吊架上方,缓慢下放至横担或托架上;就位时需对准风管中心线,确保相邻风管的法兰对齐(法兰平面偏差≤2mm),避免强行拼接导致风管变形。
法兰连接固定
在对齐的法兰之间放入密封胶条(胶条需铺满法兰面,不得突出或凹陷),然后穿入螺栓(螺栓朝向一致,一般为顺时针),用扳手均匀拧紧螺母(力矩需适中,避免胶条被压断或法兰变形);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为 1-3 个丝扣,且所有螺栓需安装弹簧垫圈(防止松动)。
对于异形风管(如弯头、三通),需先连接直管段,再安装异形件,确保异形件与直管段的中心线一致,减少气流阻力。
风管拼接缝处理
除法兰连接外,部分风管(如复合风管、玻镁风管)采用粘接或插条连接:粘接时需涂抹专用胶粘剂(涂抹均匀,粘接面贴合紧密),插条连接时需确保插条插入深度≥20mm,且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,防止漏风。
五、部件安装阶段:完善系统功能
通风系统中的关键部件(风口、阀门、风阀、消声器等)需在风管组装后安装,确保功能正常,步骤如下:
风口安装
风口分为送风口、回风口、排风口,需按图纸位置安装:先在风管上开设风口洞口(洞口尺寸比风口边框大 5-10mm),然后将风口边框与风管洞口用螺栓或铆钉固定,缝隙处用密封胶封堵;风口安装需平整(与墙面、吊顶面的偏差≤1mm),且风口叶片调节灵活。
阀门安装
防火阀、排烟阀、止回阀等阀门需安装在指定位置(如防火分区隔墙处、风管分支处):阀门与风管的连接方式同风管法兰连接,且阀门需单独设置支吊架(不得由风管承重);安装时需注意阀门的气流方向(如止回阀的开启方向需与气流方向一致),阀门手柄需朝向便于操作的位置,且开启、关闭灵活。
消声器、静压箱安装
消声器用于降低气流噪声,静压箱用于稳定气流、分配风量,需安装在风机出口或风口前:与风管连接时需采用柔性短管(如帆布短管,长度 150-200mm),减少风机振动对风管的影响;安装后需检查消声器、静压箱的固定情况,确保无松动,且内部无杂物(如工具、碎屑)。
六、调试与验收阶段:确保系统达标
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和验收,确认系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,步骤如下:
外观检查与气密性测试
外观检查:检查风管有无变形、损坏,支吊架是否牢固,阀门、风口安装是否平整,密封胶条是否完好,防腐涂层是否均匀。
气密性测试:采用 “漏光法” 或 “漏风量测试法” 检测风管密封性:漏光法是在风管内放置光源,在外部观察有无光线泄漏(每 10m 风管的漏光点数≤2 处);漏风量测试法是用专用设备测量风管的漏风量,需符合规范(如低压风管的漏风量≤0.18m³/(h・m²))。
系统调试
启动风机,调节风阀开度,测量各风口的风量(用风速仪测量风口风速,计算风量),确保各风口风量与设计值的偏差≤10%;同时检查气流是否顺畅,有无异常噪声(如风管振动噪声、阀门异响),若有需调整支吊架间距或加固风管。
竣工验收
施工单位整理施工资料(图纸、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、调试记录等),提交给业主、监理单位;验收组现场核查外观、气密性、风量等指标,确认符合 GB 50243-2016 规范及设计要求后,签署竣工验收报告,通风管道安装工程正式完成。
关键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高空作业(如吊顶内安装)需系安全带,使用梯子时需有专人监护;用电工具需符合 “一机一闸一漏” 要求,避免触电。
成品保护:安装完成后,需用塑料膜覆盖风管端口、风口,防止灰尘、杂物进入;后续交叉作业(如油漆、吊顶施工)时,需避免损坏风管及部件。
合规性:防火阀、排烟阀的安装需符合消防规范,需由消防检测机构单独验收,确保火灾时能正常关闭,发挥防火、排烟作用。
通过以上标准化流程,可确保通风管道安装质量,为 HVAC 系统的稳定、高效运行提供保障。